會員專區登入

進階產品介紹
若欲瀏覽進階產品資訊請登入會員,若欲加入會員請聯繫我們,謝謝

水的遊戲:從撥水到防水的真相

水的遊戲:從撥水到防水的真相

在紡織產業中,布料的功能往往取決於 後加工 (Finishing Process)。一匹布從織機上下來時,只是一塊胚布,若沒有後加工,它只能算是普通紡織品。經過染整、貼膜或塗層等處理後,布料才能具備抗污、撥水、防水、快乾、透氣等多樣化功能,真正轉化為市場上所謂的「機能布」。

其中,最常讓人混淆的概念就是 撥水 (Water Repellency, WR)防水 (Waterproof)。雖然名稱相近,但其工藝與性能卻有明顯差異。


撥水:小雨中的保護傘

「撥水加工」屬於染整後加工的一種。
它在布料表面形成一層極薄的保護層,讓水珠無法快速滲入,而是以圓潤的水滴滾落。這就是 Water Repellency (WR)

它的特色是:

  • 保護日常的小水珠、毛毛雨、飲料飛濺

  • 不影響透氣性,穿著舒適

  • 常見應用:防風外套、抗污T-shirt、休閒褲

👉 若需要更耐久的效果,就會使用 DWR (Durable Water Repellency),透過更嚴謹的後加工,讓撥水效果延長。

但由於撥水層非常薄,水洗五到六次後效果就會快速下降,這也是撥水加工的天然限制。

撥水加工屬於 染整後加工。在布料表面形成極薄的保護層,讓水珠不易滲入,而是凝結成水滴後自然滑落。這種效果常見於防風外套、抗污T-shirt、休閒褲。

撥水的優點:

  • 保持布料透氣性與舒適度

  • 能有效防止小雨、飲料濺灑

  • 成本相對低,應用範圍廣

但缺點是:撥水層極薄,洗滌數次後便會逐漸失效。若需要較佳耐久度,市場上也有 DWR (Durable Water Repellency) 加工,透過特殊藥劑與處理方式,延長撥水效果的壽命。


防水:專業級的雨中堡壘

與撥水不同,防水需要 貼膜 (Lamination)塗層 (Coating) 後加工。這類加工在布料背面形成完整屏障,能阻止雨水滲透。

防水性能通常以「水壓數值」衡量:

  • 1,000 mm:基礎防水,常見於雨傘

  • 5,000 mm:中階防護,適合城市雨衣

  • 10,000 mm以上:專業級戶外裝備,可承受長時間大雨

由於防水結構更完整,耐用度往往能維持三至五年。但相對地,它的透氣性會受影響,因此設計上常需要透氣孔、網眼或導濕結構來提升穿著體驗。


後加工的重要性

對消費者而言,後加工決定了衣物是否能應對日常或戶外需求;
對品牌與企業而言,後加工則是產品差異化與價值提升的關鍵。

簡單判斷方式:

  • 標示「防潑水」:多半屬於撥水加工,適合輕量日常使用

  • 標示「防水」並附有水壓數值:代表具備防水結構,適合長時間戶外活動

因此,當看到「防潑水」三個字時,務必要分辨:它只是染整後加工的撥水?還是經過貼膜塗層的真正防水?

後加工是機能布料的靈魂。

它讓原本普通的布,搖身一變成為具備功能性的機能紡織品。
撥水提供日常防護與舒適體驗;防水則是面對嚴苛環境的最佳保障。懂得分辨與選擇,才能讓布料真正符合需求,也能讓企業在市場中建立清晰的專業價值。

👉 下次再看到「防潑水」三個字,別忘了先問自己:
這件衣服真的能撐過暴雨嗎?

*若需轉載本文,煩請註明出處。詳情請洽 :  marketing@universal-tex.com / sales@universal-tex.com 

 

#紡織知識 #防水 #撥水 #後加工 #機能布料 #戶外機能 #纖維知識